上課人數:8人
年齡分布:四~六年級
學生類型:自學生
上課時數:2.5小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[段落一] 認識彼此
1. 老師將跟自己有關的詞彙(包含興趣、專長、個性等)散亂寫在白板上,請學生猜老師是一個什麼樣子的人。
2. 發下基本資料表給學生,請學生花個五~十分鐘填寫。
3. 老師說明自己今天的任務是藉由這些基本資料,快速地認識每位學生。(途中盡量用全名叫學生,幫助記憶)
4. 翻開空白繪本,請學生寫下第一個問題:「你心中的科學長什麼樣子?」老師同時說明這個問句的意思,幫助學生想像。(因為這個問題很抽象)。
5. 請學生分享自己對科學的想像,給予回應。(學生一開始都不太敢表達,要多鼓勵他們)
6. 老師說明今天的課會帶著大家了解科學是什麼。
|
圖、基本資料表格式。 |
[段落二] 科學的討論
A. 觀察與描述體驗
1. 說明等下要進行一個挑戰觀察力的活動。
2. 規則:在10分鐘之內,盡量將教室內看得到的物品,寫到便利貼上,但不能重複。一張便利貼寫一個物品,就得一分。如果一個物品又加上適當的描述,又可以再加一分。看10分鐘內能否全班湊到60分。
3. 遊戲練習:針對教室內某一個物品為例,請學生盡量觀察該物品,說出它的特徵。
4. 遊戲開始,老師隨時鼓勵學生,多描述物品。
5. 時間結束,老師一同帶著學生檢視便利貼上的答案。
6. 討論:為什麼要進行觀察力的挑戰遊戲?觀察與科學有什麼關聯?
7. 說明觀察是從事科學的起點。
#反思 便利貼應該要故意只給三十張以內,這樣學生才會為了湊到60分,努力幫物品加上描述。
|
圖、學生正在進行觀察力體驗活動。 |
B. 科學的起源與神話觀
1. 播放影片<
科學的起源>至4分28秒處,提問幫助學生回顧影片的內容。
2. 討論古人為什麼要思考「火從哪裡來」?續問「為什麼古人要為火的來源找一個解釋?」引導出,當找出一個解釋後,可能就能掌握著這個物質。
3. 接著說明要讓大家進行一個跟想像力有關的活動。學生須根據拿到的現象卡,先說出現象的內容,再以神話的方式說明現象產生的原因。
4. 以「魚死掉了」的現象卡當做例子,讓學生先說說看有什麼神話的解釋方式。
5. 接著在三個桌子上,各放一張現象卡,各桌的學生先說清楚現象的內容,老師確認無誤後,學生以心智圖的方式,寫出這個這個現象的神話觀解釋。
6. 約莫十分鐘後,請各桌的學生分享現象與神話解釋給其他學生聽。(先講出現象是什麼,再說故事)
7. 討論:神話的解釋對現象有沒有幫助?如果沒幫助,我們應該會怎麼做?
|
圖、學生以空白繪本畫心智圖 |
C. 神話觀v.s.科學思維
1. 繼續播放影片<科學的起源>至5分43秒,再次收斂神話觀解釋無法解決問題。
2. 繼續播放影片至結束,提問讓學生回顧影片的內容。專注在泰利斯藉由「觀察」現象、並提出「合理的解釋」,成為科學之父。
3. 請學生回到心智圖上,針對同一個現象,在心智圖另一側寫下比較符合科學的解釋。然後分享給大家知道。
4. 討論:什麼叫做「比較符合科學」的解釋?引導出一個合理的解釋應該要有機會被證明。
5. 再次收斂科學是「藉由觀察,並提出合理的解釋」。
#反思 學生容易跳過「說清楚現象」,而急著說出這個現象的理由。當時有馬上做澄清,但是以後可以多注意這件事,要請學生先說清楚現象,再給予解釋。
|
圖、學生正在看科學影片。 |
D. 介紹科學方法
1. 預告下週會進行實驗,讓大家體驗一個科學家會經歷的所有流程。
2. 提問:哪些事情跟「科學」有關?請學生提出想法。最後引導收斂出科學方法需要經過觀察、提問、搜集資料、設計實驗、紀錄、討論與發表等過程。
3. 用「
科學能力」的方式更簡要的說明這個歷程中,每個人會獲得的能力:覺察力、想像力、分析力、規劃力、實踐力。
4. 期許學生在經過這學期的課程,培養自己這些科學能力,成為一個優秀的科學家。
5. 回到一開始的基本資料表,請學生自己判斷現在這些能力,分別獲得多少分,誠實的畫在雷達圖上。
[段落三] 下次課程預告
1. 說明下週要做史萊姆的實驗。
2. 請學生分享自己做史萊姆的經驗(用過什麼材料、用什麼比例調配等)。
3. 說明下次實驗時,會練習用科學的方法記錄做史萊姆的過程。
4. 下課。
#反思
1. 忘記要再回顧一次今天學到的東西有什麼了。
2. 到了活動後半段,學生雖然很認真,但可以感受到他們開始疲憊了,之後要多設計轉換的活動與橋段。
3. 利用空白繪本做筆記效果看來還不錯,希望能繼續使用。